上虞房产网-上虞房产信息网_上虞二手房_上虞租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台铭 非典型台商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4: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富士康“跳楼门”频发前,他们手下工人的待遇要好于中国大陆的平均水平,也是公司能够吸引到新工人的原因之一。

60岁的台湾人郭台铭一直保持低调,若不是近来接连发生的“跳楼门”,郭台铭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专访。这就是郭台铭,一个最典型也是最不典型的台商。

   



深圳郊外龙华工业园,犹如“紫禁城”一样的庞大厂区内,惠普的笔记本电脑、苹果公司最酷的iPhone和平板电脑iPad、摩托罗拉手机??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高端科技产品正源源不断被和它们同列世界500强的鸿海集团富士康工厂生产出来。

龙华工业园的雇员多达30万人,占地2.3平方公里,似是城镇多于工厂,几乎相当于中国大陆一个县城的规模。这一切都在生动体现着鸿海精密创建人郭台铭的雄心壮志。

在这个国际知名大厂纷纷将产品制造外包到低成本地区的时代,能将这些巨头的电子产品生产业务转移到中国大陆,郭台铭的手笔无人能及。几乎是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郭台铭已将他的公司变成了中国大陆最大的出口企业以及世界最大的“代工巨人”。

即便如此,60岁的台湾人郭台铭一直保持低调,若不是近来接连发生的“跳楼门”,郭台铭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专访。他的公司也深深打下郭氏烙印,被视为“最不透明的公司”,没有“跳楼门”,神秘的厂区也不会对外开放。

白手起家的低调台商

1975年,台北三重河堤旁的五金模具店内,一位小伙子缩在狭窄的模具机器旁,他的摩托车引擎仍在发动着,停在外面。

他一手奉上点燃的香烟,堆满笑意奉承着店内师傅。“拜托你们了,先生们,模具请一定要在今天赶出来,客户明天就要了。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今天将模具完成,晚上请你们去看电影!”

这个名为郭台铭的小伙子出生于一个公务员家庭,1950年出生于台北,郭台铭的父亲在战乱时代由东北辗转来台。

和大多数台商一样,郭台铭的偶像王永庆有着卖米起家的传奇故事,而他自己的创业故事也十分传奇。这一年是他创业的第二年,资本额只有30万元新台币,专门承接一些黑白电视旋钮的生意。

这段日子被郭台铭称为鸿海最艰苦的时期,除了要对模具师傅陪笑,鸿海的老干部们清楚记得,郭台铭也要陪笑送礼给客户,而客户收了礼却连人都不请进家坐坐。

1970年代,台湾经济即将腾飞的时刻,郭台铭嗅到了创业机会。

1974年,他以母亲“标会”(台湾一种民间集资方式)中标下来的10万元新台币开始他的企业经营之路。但是创业之路并不顺利,母亲和朋友借助的第一笔资金很快用光。其他股东也纷纷退股,郭台铭只有硬着头皮向岳父借了少许资金,买下一间既有厂房,继续经营他的“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

这一年,除了创业外,并不太耀眼的郭台铭还邂逅了首任妻子林淑如,二人家世背景悬殊。郭台铭家境不算好,毕业于普通的中国海专,而林淑如则是富家千金,是台北医学院的校花,还是药学系的高材生。

这样的富家千金下嫁穷小伙的故事在那个时代的台湾并不多见。但此后的经历证明了,林淑如并没有看走眼。

1981年,当其他同业还留恋家电业的时候,商业嗅觉敏锐的郭台铭则看准计算机信息业的前景,带领鸿海从家电业跨入计算机市场,转型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1982年改名为“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资本额已经达到1600万元新台币。

台湾宏基创办人施振荣曾有过只买得起“单程机票”、毅然闯美并拉回客户的故事,而郭台铭也有类似的闯美经历,直到1985年鸿海成立美国分公司。

当时郭台铭为了使公司进入全球市场,自己拎着皮箱去美国。他回忆,在美国期间他曾雇用一个美国人做行销经理,此人同时也是他的司机兼英文口语教师,这间美国分公司就这么两个人。买不起机票,他和这位伙伴开着车,带着模具蓝图向美国的大公司客户展示并争取订单。跑过美国32州后,郭台铭能对丹尼斯连锁餐厅的菜单倒背如流了。

事业有成后,郭台铭回忆,曾有一次他有一个多月没有拿钱回家,后来在半夜回家时才发现小孩因为没有牛奶喝而哭闹不休,但林淑如为了避免增加郭台铭的压力,只喂小孩米汤,自己饿着肚子,也不愿向郭台铭诉苦。看到这些,他只能难过流泪,并发愤一定要成功。

1991年郭台铭的企业成功上市,1995年进入计算机机壳市场,只花不到10年时间,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台式计算机机壳都出自鸿海制造。

这个平民创富的故事,让郭台铭成为一个深植台湾、市井小民都知道的成功经营者楷模,树立起苦干创业者与工作狂式的企业家形象。
不过,相比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张忠谋和施振荣等著名企业家,同样是白手起家、创造出巨额财富的郭台铭很长一段时间依然默默无闻。

台湾一位媒体人曾回忆,1994年,一个半导体业界的记者发布会中,郭台铭静静坐在台下聆听,记者会结束后,郭台铭脸上堆满笑容向他递出名片,嘴巴只吐出一句话:“有空到公司来喝茶。”

当时,这位记者并没有特别留意郭台铭是哪一号人物,不过,现在他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情,心中总是对当初没有趁机好好与郭台铭建立关系感到万般懊悔。鸿海早已摇身一变成了世界500强,郭台铭更成为台湾首富,当中的变化非常人所能想象。

而在大陆郭台铭也一直到2005年成为台湾新首富后才渐渐被人所知,这一年,其鸿海帝国在大陆早已成为代工业的佼佼者。

鸿海帝国和“紫禁城”

进入1980年代后期,台湾传统产业已无生存空间,随着订单增多和在台湾的生产成本飙升,加之两岸间持续数十年的紧张关系开始缓和,大陆开始了经济改革,郭台铭看中了深圳这个大陆改革前沿。

郭台铭于1988年在土地和劳动力都很便宜的大陆开办了首家工厂。他在深圳宝安区西乡镇黄田村成立鸿海精密(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又在宝安区龙华镇成立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虞房产网 ( 浙ICP备15014364号-3

GMT+8, 2024-5-19 16:27 , Processed in 0.057956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